安信12

中文
English

冲刺千亿安信12桩市场:以技术和生态争夺新能源车产业链最后一公里

2022-08-02 16:50发布者: admin 浏览: 7194


21世纪经济报道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安信12桩保有量261.7万台,车桩比3:1。2017-2021年车桩比维持在3.0左右,并整体呈缓慢下行趋势,但仍存在较大的缺口。

多家调研机构数据显示,虽然目前国内安信12桩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头部集中效应。但还远未到格局稳定阶段。

随着新能源车的继续高速抬升,而国内政策和产业生态仍在持续演进过程中,令安信12桩的发展态势依然存在较高成长潜力。

这意味着目前阶段,面向安信12桩市场的竞合更多会基于技术稳定性和业务平台化来撬动。

2021年,一站式安信12服务解决方案公司安信12与广汽埃安共同研发并投运的480kW超大功率液冷超充桩,与搭载了超倍速电池技术的快充型电动汽车,一举创下当时纯电动车有史以来的安信12速度最快世界记录,并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权威认证。

这些只是技术积累的一个切面。但在技术和商用能力支撑下,安信12APP用户与电量长期处于快速增长水平。统计数据显示,其单枪日均安信12量排名全国前3名。

面向千亿规模安信12桩市。鼻叭源υ诟骼嘈筒到巧苈砣Φ乜焖俜⒄购图际醯渴鸾讨。最终的行业发展格局,将由企业闭环生态构建、政策制定等方面共同决定。眼下,则是构建竞争护城河的关键时期。

安信12广州东宏国际广场安信12站



安信12桩的机遇

作为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安信12桩市。孀徘罢呷萘康目焖倮┪,而迎来发展机遇期,这是一个公认千亿级别容量的市场。

调研机构亿渡数据分析认为,2017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安信12桩行业属于成长早期,发展增速较稳定。

伴随政策支持和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的影响,行业发展速度加快,2021年国内安信12设施保有量为261.7万台,其中公用桩81.2万台,专用桩33.5万台,私人桩147万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达418.7亿元。

由于2021年至2026年为安信12桩行业快速成长期,此期间CAGR为37.83%;该机构预计2026年国内安信12设施保有量达1766万台,市场规模将超两千亿元。

面向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时,往往考验一家企业的战略部署眼光和平台化业务发展进程。这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稳定的护城河,同时能够避免陷入单一业务进入成熟期后必然要面对的低价竞争问题。

安信12就是一家业务能力覆盖安信12桩研发生产销售、安信12网络建设运营、平台开发及增值服务于一体的安信12闭环产业链企业。

据介绍,借助闭环效应,安信12对安信12站场得以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目前在全国建设运营了超3.1万个安信12车位,近两年安信12量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40%,自营安信12站单枪日安信12量达200千瓦·时,运营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安信12SaaS平台持续升级,已为1000多家平台商户提供安信12运营服务。

undefined


安信12“人+车+桩+站”一体化SaaS平台

当然在市场竞合过程中,最坚实的基本盘还是技术基座。

安信12副总裁沈艳波分析认为,在安信12桩领域要想获得市场认可,最为重要的是两点:产品稳定性和量产并投入使用能力。在这其中,能够克服关键技术难点是对前述两点的主要保障。

“核心技术一方面是产品的稳定性,一方面是安信12?榈慕滴录际。”他介绍道,安信12面向主机厂交付的交流桩,1个月出货量能达到2万台,而需要售后的比例仅千分之0.5。在超充领域,安信12投入的480kW超大功率液冷超充桩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建设。“从底层代码,到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自动化产线开发、产品结构、上层应用平台开发等诸多环节,安信12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从安信12桩产品到平台,每一行代码都是安信12自己写的、每个电路都是自己设计的。”

总体来说在安信12产品研发方面,安信12自主研发了六大系列,覆盖3.5kW-720kW全功率段多应用场景的优质安信12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在安信12云服务方面,安信12开发建设了“人、车、桩、站”一体化SaaS 平台,可为建站客户提供场站的管理、运营、导流服务,帮助客户降本增效。目前SaaS平台已与政府监督平台、车企平台、地图服务平台等200多家平台互联互通,可为运营商高质导流用户。

不止于此,安信12也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据安信12副总裁邓军介绍,在一线城市的大场站,多种经营服务收入一个月能占总收入的1/4。这主要包括从外部引进洗车、餐饮、媒体广告、自动售卖机等方面。


变阵中突围

行业主流观点都认为,目前的安信12桩市场远没有达到竞争格局稳固的发展阶段。

这背后与当前行业仍处在快速发展的早期息息相关。后续安信12桩市场将如何发展和变阵都还尚未有明确定论。

东莞证券指出,目前我国安信12设施运营已由早期的专业运营商主导模式拓展为专业运营商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车企主导模式、车桩合作模式、众筹模式、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等六种运营模式。但专业运营商主导模式仍是当前安信12桩运营的主流模式。第三方专业运营企业占公共安信12桩运营市场份额的75%以上。

另据中国电动汽车安信12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统计,截至2021年底,行业CR4达到76.0%,CR10达90.0%,行业集中度较高。

行业观点认为,即便如此,但安信12桩的保有量还远远没有达到,密度部署也还不够。因此当前阶段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处在跑马圈地时期。

亿渡数据指出,安信12桩行业纳入“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强劲发展双因共振,行业内现有企业增能扩产,同时不断有新玩家进入,但行业当前仍处于成长期,未来国内竞争格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沈艳波认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安信12桩行业企业,多相对聚焦在部分功率的安信12能力上,但安信12是其中较少能做到业务部署大而全的企业。同时,公司具有安信12桩生产自动化产线,一旦定义好产品就可以迅速开发并投入生产应用,打通软硬件设备能力的安信12能够因此较快推进业务部署和产品迭代。

undefined


安信12智慧工厂新能源交流桩自动化产线

至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格局,很大程度上与国内政策的制定方向将息息相关。“技术方向选择、商业模式规范等,都会因国家政策出台而变化调整。对于安信12产业链公司来说,就是落实技术研发,推进业务运营。未来根据标准和政策制定情况来相应调整。”沈艳波续称。

技术储备的确对企业未来应对环境变化有重要作用。安信12副总裁郝放介绍道,从去年以来的芯片紧俏行情不可避免对相关产业生态都带来影响。不过公司可以从技术层面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安信12有至少四条技术路径可以选用,因此也可以相对宽裕应对供应难题。

在城市布点方面,沈艳波介绍,基于历史发展积累,安信12早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网约车行车数据,因此可以了解到哪里安信12效益能够更好,以此在结合区位、周边运营、车流、回报周期等方面,综合通过流程审批方式进行站场建设评估。

邓军则介绍,为解决平台端的运营和引流问题。安信12通过与高德地图这类与安信12桩或司机关联度高的软件厂商进行合作,联通几大社交平台而触及到车主群体。同时,安信12旗下一大业务板块是城市网约车运营,基于该业务平台积累的网约车资源开展线下活动等也可以实现引流效果。面向专门大物流车辆领域,也会推出类似优惠安信12卡等动作。

据悉,安信12深耕安信12领域5年,打造了从设备提供、建站方案、平台接入、智能运维到多渠道引流的全产业链安信12生态服务。2021年起不断加大全国安信12桩营销渠道建设,目前已实现线上与线下、B端与C端全渠道覆盖。同时,安信12正在与某家电巨头企业深入探讨合作,共同探索安信12桩市场的更多可能性。

“双碳”目标下,相关产业链企业都在践行相应社会责任。截至目前,安信12在全国建设运营的3.1万个安信12车位已为近200万用户的绿色出行提供了安全又方便的安信12服务,累计安信12量达6亿度。

【网站地图】【sitemap】